昨天,本报登出《核查身份信息能否方便点》一文后,有些读者来电反映,也遇到过想查询某人身份证是否真实,却无从下手的情况。也有读者反映,在查询某公司是不是在工商局注册及相关信息时,也很麻烦。此外,还有读者担心,如果今后个人隐私信息公开了,会不会造成隐私的泄露,出现侵害个人权益的事呢?专家觉得,假如慢慢的出现泄露个人隐私给个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的,我国的法律也有相对应的条款,还可向有关部门提出赔偿要求。
一位姓王的先生反映,自己在查询某公司是不是在工商局注册及相关信息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王先生和记者说,他先是登录北京市工商局网站,没找到可以查询企业注册信息的链接。之后又拨打了工商局的咨询电话,该电话的语音提示告诉他,要想查询这类信息,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工作单位证明信,来工商局大厅查询,这项服务是要交费的。而外地单位或个人要想查询,则需要向工商局的账号汇款100元。之后王先生又打了工商局的另一个咨询电话,电话接线员明确告诉他,工商局的网站是无法查到这类信息的,但可以拨打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收费的。“查询一家公司是不是合乎法律,是否在工商局注册过,难道就没有一个既经济又方便的查询途径吗?”王先生不解地说。
如果政府要建立起一整套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商业咨询信息等在内的公共信息系统,势必要从财政拨出专项费用购买专业设备,是否会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呢?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政认为,公共信息系统的建立能节省国民经济成本。章副主任和记者说一组数字,我国目前有据可查的合同签订金额为400亿元人民币,可履约的只有一半,另外200亿元都在欠着,“这就是企业信用信息不公开导致的结果。如果信息公开了,一家公司只要欠过一次钱,别的企业就不会再借钱给它,也就能够更好的降低别的企业造成损失的几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峦认为,如果做到了信息公开,国民经济成本肯定会降低,“举个简单例子,企业信息公开了,大家就不用跑到工商局的营业大厅去查询;一个企业要想了解另外城市的客户,也不用派人花差旅费去查。”
夏学峦教授还认为,像个人身份证真伪查询、公司企业是否在工商局注册等信息,均属于公共信息,是应该免费、无偿地提供给公众的。“比如企业在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就已经交付过一定的费用了,那么查询费用就不应再由查询者来担负了。”
章政副主任认为,公共信息系统的建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社会的认识过程。像公安局的身份证查询系统、工商局的企业注册信息查询系统等局域信息系统都是社会整体信息系统建立的前提。“我们现在已经逐步放开公共信息,不可能一步到位,这需要政府的推动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最终将信息系统形成一种社会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服务。”
夏学峦教授认为,涉及国家安全的国家机密不能公开,像公民个人身份证号的查询,以及企业工商登记信息的查询,大部分都属于公共信息,不涉及个人隐私,“像公民身份证真伪的查询,一个身份证号只对应一个人名,大家只是想知道对应这个身份证号的是不是这个人,这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呢?比如现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已经颁布,今后两个人结婚不用居委会或单位开未婚证明、介绍信什么的了,只要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就可以去登记了。但姑娘总要知道她嫁的这个小伙子身份证上的这一个名字是不是真名吧!再比如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人不愿让他人知道病情,这是他的个人隐私。但如果他结婚就应该让配偶知道他的病情,这时他的病情就不能隐瞒。所以所谓的个人隐私要看针对的是怎样的对象,个人隐私的定义在不一样的情况下是变动的。”
章政副主任说:“我认为个人隐私信息分基础信息和个人往来信息两部分。个人基础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单位、年龄、婚姻状况等,这部分信息即使个人不愿公开,他人也可通过种种途径打听到。而个人往来信息则包括个人债务、信用、收入等情况,这部分信息的公开要看个人意愿。但是当这个人想去银行贷款,银行想知道他以前的信贷情况,就可以付费来查询。从个人来讲,一个人公开了他的个人信用信息,他的信用度会更高。但问题是现在这两部分信息都没地方查。”
章副主任表示,在美国是有专门的法律针对信息系统出现泄露的情况的。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但假如慢慢的出现个人隐私泄露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民法等法律也有相应条款。如果是政府部门的过失,个人还可向有关部门提出赔偿要求。信报记者李佳